我们都知道,职场如战场,工作稍有不慎就可能要酿成大错。
小焕在一间零食屋工作,两个月前店里开通了外卖配送,记性比较差的她总是积极的在收到外卖单子后就及时的把顾客定下的零食准备好,依次送过去,倒也没出过什么大差错。
一天晌午,小焕接到了顾客的电话,要求晚上七点的时候再把她刚定下的零食送到某小区。
小焕赶忙写了便签以防自己忘记,结果忙着店里的工作的根本没想起来便签这回事,直到顾客气冲冲的打电话她才一拍脑门,表示懊悔。
她跟我哭诉,因为手机系统问题,试了多种手机便签APP,都不能按时提醒她便签的计划内容。后来了解了才知道,原来所有APP超过十分钟及以上可能出停止运行或被系统杀死防止占用资源,这样就造成部分提醒待办事项因为APP被停止运行而无法准确提醒通知。
于是,我就向她说起来了敬业签APP,这款不怕被系统杀死能及时提醒的便签软件。
敬业签APP哪里不一样?它采用了绑定微信提醒功能。敬业签与微信合作通过敬业签微信公众号绑定后,在敬业签设置的提醒待办事项将同时通过微信消息通知提醒,有效提高待办事项通知成功到达率,当然了敬业签也没忘记针对这样的情况不断进行系统优化问题。
那么,如何开启绑定微信提醒呢?
一、打开微信扫一扫下方二维码关注敬业签微信公众号;
二、关注敬业签微信公众号成功后,底部菜单找到微信提醒,输入敬业签账号密码进行绑定;
三、微信提醒绑定成功后,就可以使用敬业签电脑版、手机版或网页版使用定时提醒待办事项了。
小编拿敬业签PC端设置举例,在敬业签PC端在编辑状态下,点击便签内容后面的“日历”图标,进入之后选择设置时间,如下图所示:
选择好时间之后点击确定,设置完成。
只要你的微信是在线状态,就不怕收不到敬业签的微信提醒啦,赶快去下载一个敬业签APP,设置尝试一下吧。
上一篇: 有好用的能提醒上班族健身的便签软件吗?
下一篇: 有什么办公便签软件可以团队协作办公共享?
2025-04-16 15:30:00
传统便签工具往往局限于纯文字输入,这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是完全不够用的。而敬业签,这款支持多格式内容记录的好用便签,逐渐因此成为了安卓用户管理信息的全能助手。
2025-04-15 14:30:00
小米手机自带的备忘录还算好用,可以用来记录一些简单的便签。但一遇到复杂的工作内容,功能就明显不够看了。敬业签这款深度适配MIUI系统的APP,可以实现桌面速记、文件传输、及时提醒等高效操作,将彻底升级你的记录体验。
2025-04-14 14:30:00
职场人每天面对会议、项目、沟通、汇报等多线程任务,如何高效管理日常任务,成为了许多人面临的难题。如果你也在寻找一款能够帮助你轻松管理待办事项的软件,那敬业签绝对值得一试。它依靠“分类+提醒”的多层管理提醒,帮助职场人实现从事务缠身到游刃有余的转变。
2025-04-13 11:30:00
为了规划复习时间同时也为了督促自己,很多人都会求助于考试倒计时工具。而敬业签——这款功能强大且操作简单的好用便签工具,用动态计时+智能提醒等功能,助你稳稳拿捏每一场考试。
2025-04-12 11:30:00
在现代职场中,大小休、上一休一这样的工作模式相当常见,但是传统的闹钟工具却没有对这种工作模式做应有的优化。敬业签的自定义重复提醒功能不仅能轻松实现上一休一的精准提醒,还能通过多端同步和个性化管理,让你的时间安排更加高效和有序。
2025-04-17 14:30:00
如果你的大脑像漏勺一样存不住事,那请相信我,普通的闹钟备忘录根本无法拯救你!你需要的是这款被上百万用户称为“记忆外挂”的专业工具——敬业签。它将通过多方式、多渠道的记忆加固系统,从根源上解决遗忘难题,让重要事项刻在你的脑子里!
2025-04-17 13:30:00
在移动办公时代,手机便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旦误删或丢失,你只能祈祷你所用的便签软件有云备份或回收站功能,否则就只能干着急了。而敬业签,这款拥有云备份时间轴和多端同步功能的便签软件,能像后悔药一样随时助你找回数据,让你彻底告别数据丢失的恐慌。
2025-04-17 11:30:00
在安卓应用商店搜索“记事本”,你会搜到铺天盖地的功能简陋、广告扎眼、操作复杂的缝合怪工具。而真正能做到功能全面、无广告、多端同步的专业级记事工具,只有长期稳居各大安卓市场前列、堪称国民级生产力神器的敬业签。
2025-04-16 17:30:00
现代人上班哪有那么多标准的上五休二?但凡遇上假期调休、周末值班这样的特殊情况,真有可能稍不注意就会错过。很多人面对这种情况时,都希望有一款能标记上班和休息时间的软件来辅助自己。而携带着这项功能的敬业签,将彻底终结你的时间管理焦虑症。
2025-04-16 16:30:00
记录自己读过的书、做读书心得笔记是一个不错的习惯,对于爱读书的人来说,敬业签不只是一款便签工具,更是他们读书时的好伙伴。其强大的信息整合、灵活管理和多端同步功能,让每一次阅读都能沉淀为知识资产,助力用户在信息洪流中保持深度的独立思考。
2025-04-16 16:52:11
2025-04-15 17:38:06
2025-04-14 17:36:34
2025-04-13 17:12:31
2025-04-12 17:12:00